不被认可的泡泡车居然逆袭了

来源:米乐官方    发布时间:2024-03-16 23:11:46

  1979年《Autocar》杂志专门撰文嘲笑了泡泡车-Why did the bubble burst,说这就是靠着补贴和高油价活着的车。没补贴,油价回归正常,没人会买这么小的微型车。

  结果《Autocar》的编辑,被月销快三万(受限于产能)的人民的代步神车啪啪打脸了。

  人民的代步车给行业的震撼是巨大的。今年没有人会想到这种级别的车能卖火,这也直接引发企业产能准备不足——汽车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的2020年居然有一款车供不应求!人民代步车没有给充值,所以我们仍旧是重点聊聊泡泡车的来龙去脉和当年《Autocar》杂志的看法。

  偶然翻杂志,看到79年《Autocar》杂志一篇介绍泡泡车的文章,当时正值石油危机时期,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经济正在经历一个低谷期。当时的作者不免想起了二战刚刚结束的那段困难时期,想到了那时开始流行的一种独特的交通工具形式——“泡泡车”。

  虽然现在看起来可能有些蠢萌,但是这些小车当初被制造出来显然不是为了可爱。比摩托车能更好地遮风挡雨,有更多的运载空间,同时比汽车更廉价,更轻巧,用起来更省钱,驾驶也更简单……给简单的封闭车身装上摩托发动机——这就是泡泡车们设计的初衷。它们粗制滥造、又吵又振、动力很差、操控性能更是聊胜于无——这样一些方面完全不是泡泡车需要仔细考虑的内容。

  其实,早在191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这种微型小车的设计理念,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可以买到类似的产品。这些小车被称为“cycle-car”——摩托车和汽车的结合——20年代早期,cycle-car还真的迎来一个春天,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的《轻型车和cycle-car(The Light Car and Cycle Car)》杂志。

  然而泡泡车真正的崛起还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4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不同原因下,处于战后重建阶段的各个欧洲国家的泡泡车蒸蒸日上。对于一些国家,由于长时间存在贫困,汽车企业要吸引更加多消费能力更差的人群,向下拓展汽车产品的边界;另一些国家里,摩托车的热潮刚刚过去,消费者们寻求升级的途径;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英法)对少于四个轮子的微型小车实行了强力的税费优惠政策。但是对于所有这些欧洲国家,背后更宏观的经济原因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普遍经济衰退,和随之而来的原材料短缺与石油限量配给制度。

  人们甚至曾经为了购买这些小车排起了长队,这种车型和地位丝毫没有关系,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封闭交通工具。排队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想要升级座驾的原摩托车驾驶者,他们的家庭规模在扩大,但是收入并没有同比增长。不考虑折旧的情况下(小型车的折旧率可能反而高于传统汽车),泡泡车的使用成本可能会非常低,并不仅仅是轻量化车身和摩托发动机带来的低油耗,维修、备件、税费、保险……都更便宜得多。

  要知道,除了限量供应带来的超高油价,在英国,战后所有车辆驾驶者还被重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泡泡车的魅力显现出来,他们的上牌便宜、使用成本也更低。当时英国对于这种小车的标准是:空载重量不允许超出896磅,只能有三个车轮。1957年,泡泡车的发展到达巅峰,这时一辆标准汽车的每年牌照税为12.5英镑,而一辆三轮泡泡车则只需要5英镑。而且在包括英国的一些欧洲国家,政府对泡泡车驾驶者的执照资质的要求甚至都要比一般汽车低得多。

  这样环境下,英国本土诞生了大量的三轮泡泡车,Tamworth生产的Reliant三轮使用老款奥斯汀 7发动机驱动后轮。Preston老磨坊里组装的Bond用的是微型的风冷摩托发动机驱动前轮。1948款Bond是双座敞篷车,轻质合金车身底盘一体,管柱式转向,122cc二冲程风冷发动机,连接三档变速箱。顺便一提,这款车的前轮朝左右都可以转上90°,呈现出惊人的转向轨迹。

  除了使用成本外,低售价当然也是泡泡车生产企业所追求的,最初的设计理念是减少昂贵的模具来减少相关成本,并通过简单的结构减少零部件和重量。没有冲压设备意味着格外的简单的造型,制作的完整过程通常包括把轻合金的板材安装到木质框架或者金属管架上去,这就是大部分泡泡车看起来都有些粗糙的原因。1948年,一辆Bond的售价是199英镑,廉价汽车莫里斯 Minor则需要359镑。

  不过,对于泡泡车的制造商来说,这种廉价设定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死循环,没有模具意味着没有自动化装配,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和欧洲经济复苏,人工装配带来慢慢的升高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低的生产效率,泡泡车的售价开始提升,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更低的销量,这样每辆车不得不平摊更高的管理费用,就是说成本进一步增加了。泡泡车的售价逐渐向低端汽车靠拢,甚至一些泡泡车会比小型的标准汽车更贵一些。

  随着欧洲各国对汽油限量供应政策的解除,在大部分国家,泡泡车的“泡泡”几乎瞬间破裂。在法国,当人类能买到雪铁龙2CV的时候,谁还会去买一辆双座的泡泡车呢。

  即便是在限制政策开放最晚的英国,Bond和Reliant的辉煌也非常短暂,到50年代早期,来自海外市场的竞争突然加剧,各种品牌的泡泡车都瞄准了英国这块最后的市场。

  Isetta在1952年由ISO发明,最初是款管梁骨架,车身宽敞像玻璃房子的泡泡车。车门开在前脸上,和转向管柱连接在一起,236cc二冲程发动机驱动后轮。用现代术语来讲,这叫做中置发动机,座位位于发动机前方,没有行李空间,行李只能绑在发动机罩外的架子上。

  Isetta设计得很好,1955年开始授权慕尼黑的宝马进行生产,宝马给装上了自家的247cc或者297cc四冲程摩托发动机。在接下来的7年里,这款车卖出了将近160000台。后来还发展出宝马600——一款真正的四座跑跑车,再后来宝马700替代了它。

  另一家德国企业——梅塞施密特的泡泡车KR,在三轮车中就非常拔群了。梅塞施密特曾经是德国重要的战斗机制造商,但是德国战败后,被禁止开发飞机。这款小车1953年诞生,操作杆而不是方向盘、串联双座而不是并排双座。这款车的厉害之处在于还衍生出了四轮版本——老虎。490cc的发动机还可以在英国的拉力赛场上夺奖。

  转机发生在1956年底,苏伊士战争的爆发让英国的汽油供应再度陷入紧缺的境地,泡泡小车也再度找到了发光发热的机会。

  可惜到50年代末,英国泡泡小车的好日子到底也屈指可数了。首先是价格问题更加严峻了——1957年,石油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宝马Isetta的售价399英镑,福特卖的最好的车型也不过414英镑,劣势很明显。泡泡车厂家清醒地意识到:只要汽油充足,消费者们会分分钟彻底抛弃泡泡车。优雅的造型和安静平稳的四缸水冷发动机的吸引力要超过5英镑的税费和60英里/加仑的油耗。另外,Bond这样生产泡泡车的厂家也要担心安全性的问题,毕竟他们的车身铁皮在碰撞事故中不比纸糊的结实多少。

  尽管个别泡泡车坚持到1960年代还在继续生产(Reliant生产到70年代),这种小车实际上已经被最后一只利剑彻底刺穿。——1959年,迷你(Mini)上市,这款全功能的四轮微型汽车有很好的经济性,售价只需497英镑,但它拥有整个BMC的背景支持、四轮的稳定性、出色的操控感、标准的动力表现和合格的安全性能。英国的泡泡小车们在迷你面前完全不堪一击(像憨豆先生的剧情)。泡泡车绚丽却脆弱的泡泡彻底碎裂了。

  从此,70年代的石油危机,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都没有给泡泡车带来一丝甚至是虚假的曙光。进入21世纪,经济危机还在上演,对能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的思考也带来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呼唤。在这样的环境下,泡泡车会回来么?在电动汽车普遍成本和价格走高的时代,电动泡泡车会寻找自我的机会么?

  其实对于今天的电动泡泡车,中国的消费者们不会陌生,中国化的电动泡泡车——老年代步车早已充斥在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和那些曾经的发动机泡泡车一样,这些电动的小车一样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做工粗糙、性能落后,但是也一样造价低廉、便于驾驶。虽然没有正真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但是这些小车的优势就在于基本上没有任何针对的政策,驾驶它们不需要驾照,不需要牌照,不需要缴纳税费,甚至不需要安全检查——只要不驶上机动车道,这些老年代步车足够遮风挡雨,足能够完全满足代步,为广大行车不便的地区或者购车困难的家庭提供了大幅度降低门槛的便利。但是政策的空洞也像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老年代步车的生产企业早就知道,任何针对这种车型的政策,对于这种极脆弱的车型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车和家(理想制造)提出过这样的假设,如果保留泡泡车小巧灵活的特性,但是全方位提升其设计、生产的基本工艺和性能的话会如何呢?然而历史的经验提醒我们:对于泡泡车,不论电动还是油动,价格和使用成本仍然是始终是最重要的,一辆不比正常微型汽车的差的泡泡车就算做得再完美,也没有比汽车卖得更贵的理由。根据底特律的造车圣经——“车越小,利润就越小”,对于高投入、精致化制造的良好性能泡泡车,只有规模化生产和极大的销量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足够低廉的价格——这是小企业做不到,大企业不愿意做的。因为在中国,即便是比标准汽车便宜得多,这些开不上机动车道的泡泡车目前也始终得顶着头上高悬的政策利剑。

  如今,只有几个法国的大规模汽车企业在尝试这个电动泡泡车的领域,雷诺的Twizy、雪铁龙 Ami都是他们在对西欧国家交通法规解读后对小型车租赁形式服务相结合进行的探索。

  就在国内汽车行业产品人员觉得泡泡车这个级别的车是不会有爆发性增长的产品类别时,五菱的MINI EV横空出世了。据行业研究人员反馈,这款车大量的用户是年轻人,并不是老年代步车。MINI EV的现象也成为各家企业产品企划部门着重关注的目标,因为很多人几年前否定了这条似乎不赚钱也不怎么走量的产品路线。